我在漢高公司的同事曾說過一句話,那句話像一記警鐘,至今仍在我耳邊噹噹作響:「洗衣服時最大的危險,就是用手去摸髒衣服。」他說得太對了。
在一般家裡,不太會有透過洗衣機傳播疾病的問題。畢竟,現代的工作愈來愈少有身體上的勞動,很多人做的都是客服的工作,工作場所經常是辦公室。因此衣服髒污的程度,已經不比從前,如今,很少需要用到烹煮洗程(攝氏九十度)。
不過,理論上還是存在著風險,即使在家裡,也可能透過換洗衣物彼此傳染惱人的細菌,例如足癬或諾羅病毒這類頑強的病菌。只不過,更多時候,麻煩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所造成的,尤其是經由手部的接觸,或者在做家務時碰觸到有問題的物品表面。
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,一般家庭清洗衣服的首要目的是去除髒污、斑點和臭味,不是為了消毒。在住著許多重症患者或免疫力差的人的醫院或照護機構,消毒很重要,在這些地方,人們會使用特別的化學劑與高溫來清洗、消毒換洗衣物。手術室專用的紡織品有非常費工的處理程序,也就是攝氏一百二十度的蒸氣,和以兩巴(bar)的高壓來殺菌。在家裡根本不必這麼費事,現代洗衣機和全效洗衣劑絕對足以將衣物洗得夠乾淨了。但是,洗衣劑公司的研發部門卻仍然為了推陳出新想破頭,原因是什麼?
魔幻成分:漂白劑
時下的洗衣趨勢和洗衣衛生可惜正好背道而馳,為了兼顧節省能源和延長衣物使用年限,洗衣服的溫度愈來愈低。除此之外,也是因為現在很多質料特別嬌貴,既承受不了化學劑洗滌,也耐不了高溫。
更麻煩的還有液態洗衣精的全面勝利,它比粉狀容易測量用量,洗完之後也不會殘留在衣服上。不過,它卻不含漂白劑,而漂白劑正是抗菌的主要成分。
在清洗過程中,漂白劑會產生過氧化物(Peroxide,一種活性氧),能透過氧化作用消除污漬和微生物。這種物質只有加在粉狀的全效洗衣劑裡才有意義,液態洗衣精中它無法保存,在彩色衣物洗衣精裡添加漂白劑會破壞衣服顏色。
液態洗衣精的含水量很高。水分含量一高,就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。於是,洗衣精裡主要的去污成分界面活性劑(Tenside,一種碳氫化合物)剛好成了微生物的食物。
所以為了保存,液態洗衣精必須加入防腐劑,否則就會像其他容易腐爛的物品一樣迅速腐壞,那種噁心的氣味讓人很難不注意到。我不知道在哪個報導微生物的報章雜誌上,讀過一篇關於液態洗衣精的描述,十分具說服力,他說:洗衣精本身必須製成濃縮形式來防範微生物,光從這個事實,我們就可以認知到,它在洗衣機裡不可能是犀利的殺手。
在漢高公司工作時,我待的部門也負責檢查怒氣衝天的消費者寄回來的液態洗衣精。退貨理由可能是洗衣精發臭,或者組成成分分離了,這經常是防腐劑劑量不足所造成的,例如在製作過程中有某條管線阻塞了。內部知情人士都把存放壞掉或發臭樣品的櫥櫃稱為「恐怖小閣」,當然,正式新聞稿裡沒有這個詞彙……
殺菌率百分之九十九的意思是,還有幾百萬隻活下來
粉狀洗衣劑是乾的,所以沒有保存期限的問題。在攝氏六十度的洗衣機裡,它是家庭用來殺菌的強效武器。視菌種與衣料的情況而定,殺菌效果可以超過百分之九十九.九。
業界目前嘗試利用添加所謂的漂白活化劑,來生產出在低溫也具有良好漂白功能的全效洗衣劑。兼顧衛生與耐久性,這條路是對的。液態洗衣劑也能殺死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的細菌,不過別忘了:以絕對數目來看,洗衣機一次的洗衣量,估計包含了幾十億隻細菌,也就是說,就算清洗過程中消滅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微生物,還是有幾百萬隻細菌存活下來。對一個免疫力差的人來說,這還是有差別的。
一個洗程的殺菌效果優劣受很多因素影響。讓微生物學家和使用者都滿意的情況,對環境通常不會太友善。一般來說,殺菌效果愈好,所耗費的能源就愈多──例如透過高溫或較長的清洗時間來殺菌。
除此之外,這裡還有一些建議,能幫助我們防止細菌沾染上剛洗好的衣服。
微生物的洗衣衛生建議事項
• 對抗微生物的決定性因素是正確的洗衣精用量。除此之外,也要經常使用一般洗程(較高的溫度)。
• 衣物量太多會降低清洗效果,尤其是衣服很髒的時候。
• 沖愈多次,愈能消除細菌與洗衣劑殘留。
• 使用全效洗衣劑,以及以攝氏六十度至九十度的洗程空機運轉,可預防洗衣機產生異味。要清洗放洗衣精的匣子和門框橡皮墊,並且打開洗衣機確實風乾。
• 脫水行程愈有力愈好。日曬以及接續的熨燙,都能再額外殺菌。
• 高溫洗衣服能避免洗衣機產生臭味。合成衣料比棉質更容易附著細菌與產生臭味,但是卻不耐高溫洗滌。
• 嬌貴的功能性衣物與一般衣物分開清洗,穿過後要馬上用高級衣物洗衣劑清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